瑞途原创 | 南京首例,涉疫冒牌口罩案判了!大数据告诉你最易触碰的知识产权红线

Date:2020-03-04

作者:胡锋锋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本文约2600字,阅读约需5分钟)


据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快讯,3月2日上午通过互联网远程开庭方式,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疫情防控期间销售冒牌口罩案,当庭宣判程某等4名被告因销售假冒3M牌注册商标口罩,判决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该案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南京市首例销售冒牌口罩案。



图1-3M牌口罩注册商标


本案从案发至法院一审宣判,全程仅历时1个月零3天,真正做到了快立、快审、快结,充分体现了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鉴于很多经营者对知识产权刑事责任了解甚少,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那些最易触碰的知识产权刑事红线及风险防控。


一、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数据分析

笔者运用“知产宝”裁判文书数据库针对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数据统计时间截止2020年3月4日,案由为侵犯知识产权罪的七种类型,审理程序为一审,文件性质为判决,按照一份文书记为一件案件的统计方式,案件量共计19816件,现结合数据情况分析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的类型分布和地域分布。

1、商标类刑事案件占比高达近90%

通过对19816件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数据分析,其各类型案件量占比分别为:商标类占89.35%、专利类占0.03%、著作权类占10.24%、商业秘密类占0.39%,其中各类型案件的数量分别为17705件、5件、2029件、77件,商标类刑事案件占比高达近90%,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最高发的案件类型,如图2所示。



图2-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各类型案件量占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规定,知识产权犯罪总共包括7种罪行,具体如下:

(1)商标类犯罪3种: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2)专利类犯罪1种:假冒专利罪;

(3)著作权类犯罪2种: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4)商业秘密类犯罪1种:侵犯商业秘密罪。


2、商标类刑事案件各地域分布情况

商标类刑事案件17705件中,案件数量前十位如图3所示,其中,商标类刑事案件数量超过1000件的分别为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其案件数量分别为4598件、1782件、1543件、1345件、1122件。通过案件数量前十位的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的商标类刑事案件明显居多,将近是江苏省的3倍。



图3-商标类刑事案件中各地域案件量前十位


二、商标刑事风险分析

鉴于商标类刑事案件占知识产权犯罪数量之最,有必要重点分析商标类刑事风险。笔者认为,有三种类型的商标类刑事风险最需要注意,具体如下:

1、【直接相同】直接使用或销售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类犯罪

在经营活动中,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销售上述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均可能涉嫌商标类刑事犯罪。前文提及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南京市首例销售冒牌口罩案即为此犯罪类似。


2、【细微差别】虽做改变但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误导公众的商标类犯罪

在经营活动中,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的商标,仅仅是改变他人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写或者文字横竖排列,与注册商标之间仅有细微差别的;或者仅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或仅改变注册商标颜色的;以及其他与他人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会被认定为“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均可能涉嫌商标类刑事犯罪。


3、【共犯犯罪】明知他人实施商标类犯罪为其提供支持的共犯型商标类犯罪

在经营活动中,明知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而为其提供生产、制造侵权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材料、机械设备、标签标识、生产技术、配方等帮助,或者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通讯传输通道、代收费、费用结算等服务的,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共犯论处。

上述三种类型的商标刑事风险,是广大企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尤其需要注意的。这些商标类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如表1所示,涉案金额达“3万元”、“5万元”即可能引发刑事立案。


表1-商标类刑事案件中刑事立案标准



三、商标刑事风险防控建议

在以上数据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检察院发布的刑事法律风险提示,建议做好如下商标刑事风险防控:

1、诚信经营,不踩知识产权红线

诚信经营,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根本原则,应杜绝恶意抄袭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避免在经营中使用虽经改变但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误导公众的商标标识,预防“傍名牌”、“仿名牌”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不踩法律红线。对于拟在商品或服务上使用的商标不确定是否合规时,应积极寻求专业律师提供法律意见。

2、审慎经营,谨守合理注意义务

在经营过程中应审慎经营,对于交易双方的经营活动应有合理的注意义务,防止交易相对方的商标侵权行为或其商标权缺陷,导致自己陷入侵权困境,避免在他人实施侵权行为时,成为他人侵权行为的帮助者。对于代工生产或代理销售合作之前,应核查注册商标专用权或许可授权情况,避免陷入牢狱之灾。

3、加强管理,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根据企业运营需求建立适应的商标使用及管理制度,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商标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应提高商标保护意识,及时进行商标注册取得专用权,针对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应保留使用证据,依法行使自身权利,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返回顶部